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 新时代江苏组织工作综述

发布者:成剑慧发布时间:2023-08-02浏览次数:125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强则事业兴。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必须以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政治路线的高度自觉,扎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组织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首提地重大责任,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党之大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紧扣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全力以赴建强组织、配强班子、用好干部、盘活人才,把组织力量、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发展优势,推动全省组织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高举思想旗帜、持续凝心铸魂

  今年1月19日上午,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大会宣布,在江苏参选的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选人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一刻,雷鸣般的掌声响彻全场,久久激荡。一张张神圣的选票,凝聚着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开创更加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为圆满完成此次省人代会选举组织工作,省委组织部在省委领导下坚决扛起重大政治责任,全力做好思想引导、组织选举、风气监督等工作,引导广大代表投好忠诚一票、光荣一票,以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坚持守正与创新相融合,坚持“学、做、改”相贯通,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绝大多数相促进,坚持严字当头和务求实效相统一,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推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向纵深推进,江苏把“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贯穿始终,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扎实推进“三进三解”大调研,认真抓好“三对照三排查”,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把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结合起来,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政治关是首关,首关不过,余关莫论。2018年以来,江苏创新实施领导干部任前政治体检,对省管干部“凡提必检”,并在市县全面推行,着力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切实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将经常性教育融入重点领域及日常工作,省委出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省委常委会带头,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部门研究重要问题和重点工作,首先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用好这一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金钥匙”。

  持续加强政治忠诚教育,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工程,坚持主体班次必单章培训、专题班次必深入解读、最新精神必跟进学习,省级层面举办6期省管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全省共举办培训班次900期,完成5万余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覆盖轮训。制定加强年轻干部政治教育《若干措施》,创设中青班政治辅导员制度,成立年轻干部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构建加强年轻干部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路径。

持续固本强基,基层党建不断提质增效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基层党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行动计划为总抓手,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江苏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深化“定制村干”“兴村特岗”等做法,实施党建助推富民强村计划,持续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深入推进红色村试点工作,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江苏召开全省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仙林现场会,进一步总结推广“仙林经验”,着力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质效。深化推进“红色物业”“把支部建进小区”等有效做法,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基层基础,关键在人。江苏探索深化基层干部专业化体系建设,以村(社区)干部、城市社区工作者、“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为重点,明确分类分岗分级和提升素质、提高待遇、提振动力的“三分三提”目标,深入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百千万”工程,先后命名两批次200名“百名示范”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专业专注、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骨干队伍。

  党的领导必须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江苏不断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省委组织部会同省有关部门推出“小哥学院”“小哥医院”“小哥律所”等26个关爱凝聚项目,建成11800多个新就业群体“暖心驿站”,省市两级全面成立互联网、快递、交通运输、外卖配送等四大行业党委,13个设区市全部成立网络直播行业党委……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加强。

  经济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江苏聚焦优势产业,探索推进产业链党建工作,成立561个产业链党建联盟或产业链党委,构建起“一链条一特色、一联盟一品牌”工作格局。围绕“企业要什么、我们有什么、工作做什么”,推动建立企业需求、部门资源、行动项目等“三张清单”,以党建共同体凝聚产业链合作、创新、发展“最大公约数”,为强链补链延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新鲜血液的持续注入,让党员队伍充满生机活力。江苏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围绕提升党员发展质量、提优党员队伍结构,源源不断把各方面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着力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党员队伍更加坚强有力。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近年来,江苏持续实施“党费暖基层”工程,完善“党委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抓管带”工作机制,深化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三个一线”行动,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着力抓好党员经常性教育,一批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涌现出来,以新担当新作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省27.08万个基层党组织筑起坚如磐石的战斗堡垒,555.66万名党员在科技研发、项目建设、改革攻坚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挑重担、打头阵,凝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强大力量。

激励担当作为,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着力树导向、建机制、严管理、重激励、优生态,推动全省干部队伍呈现新气象、焕发新活力,塑造了执政骨干新面貌。

  考核导向更鲜明,助推发展更有力。从2018年起,江苏以创新开展年度综合考核为总抓手,着力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干部敢为”,在江苏考察时又专门强调要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今年以来,省委研究制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若干措施,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细化23种不适宜担任现职情形,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大力营造干部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积极适应事业发展需要,持续优化选育管用工作。各级党委加强领导,顺利完成设区市、县(市、区)和省级群团组织领导班子换届。结合省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选优配强省级机关领导班子。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国和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考察和选举工作。实施新时代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小班化、拉练式专题培训,持续加强专业训练。制定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双百工程”,制定省属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和高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程《示范文本》,扎实做好干部人才援派工作,助力受援地高质量发展。

  从严治党关键要从严治吏。江苏不断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制度体系,以刚性制度约束来确保“真严真管”。严格落实从严管理干部“五个要”重要要求,充分发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作用,严格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对干部身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早纠正,推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加强选人用人全过程监督,严格落实“凡提四必”要求,强化任前事项报告和审核把关,深化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巡视审计整改监督,积极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环境。

  坚持把公务员工作放到干部工作全局中谋划,推动公务员队伍建设与干部选育管用贯通起来,蓄足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完善改进考录、调任、聘任、遴选、考核、奖励等工作,持续释放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激励效应,提高公务员考录质量,提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整体效能。

  一系列行之有效举措之下,江苏干部队伍在革命性锻造中焕发蓬勃生机,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加过硬的能力素质、更加严明的纪律作风、更加饱满的精神斗志,奋力走在前、做示范,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业绩。

增强人才支撑,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要求江苏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最强引擎,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持续完善人才生态、计划、平台、服务“四位一体”工作格局,人才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效持续彰显。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江苏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加快构建具有更强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先后出台“人才26条”“人才10条”“人才强省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出人才“周转池”、“双落户”、人才分类评价改革、社会化引才奖补、人才工程优化整合等突破性改革举措,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有凤来栖,枝繁叶茂。放眼全省,从完善人才培养到改进人才评价,从畅通人才流动到激励人才发展……一项项务实举措环环相扣,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日臻完善,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

  江苏锚定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人才、科技、产业部门和相关企业、高校,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堵点痛点难点问题,绘制产业链产业图谱和人才地图,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集合优势力量攻关“卡脖子”问题。目前,全省158家省级以上开发园区,集聚了全省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创造了5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

  人才的成长依赖于环境,人才的竞争取决于环境。从“人才贷”“人才保”“人才投”到“人才基金”,持续升级人才金融体系;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个社区”,一项项暖心举措、一件件关键小事,使各类人才减少后顾之忧,安心创新创业。省委人才办大力推进人才服务云平台、“一站式”服务窗口、12345人才热线、苏畅卡等建设,全省建成和投入使用人才公寓44.63万套……全方位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重大人才工程是牵引。江苏精心组织实施“双创计划”、“333工程”、科技镇长团等省级重点人才工程,以点带面推动人才队伍质态整体跃升。江苏人才资源总量从2012年底的908.18万人增长到2022年底的1560万人;高层次人才数量从2012年底的60.65万人增长到2022年底的127.92万人,其中,在苏“两院”院士118人,居全国第三,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谆谆嘱托催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锐意进取、实干担当,推动党的组织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uaMhNug0h1AaT4-1_tTnA